文︱陆弃安全炒股配资网
现在刷到父母的购物车,感觉比抓到对象出轨还要刺激。你以为顶多是几件平替衣服,点开一看,家里快递堆成山:防癌水杯、排毒秋裤、夜明珠、骆驼奶……比玄幻小说都离谱。
年轻人网购降级,顶多花 3 块 9 买双拖鞋,穿坏了再买。爸妈可不一样,他们拿着退休金,直接解构了消费主义,把“薅羊毛”玩成了“薅自己”。不是省钱,是花钱买个热闹,钱没少掏,家里却被三无小商品填成垃圾堆。
这一切都从子女“耐心教爸妈学网购”开始。那时候我们还感动,以为能拉近和时代的距离。结果一不留神,爸妈彻底沉迷。大街上“老板跑路”的传销他们不信,但直播间里主播拉家常哭穷,他们信得五体投地。
于是 1 分钱的卷纸,两提抢回家;1 元的厨房三件套,抹布钢丝球齐活儿;甚至还有 1 元电饭锅,妈下单时的表情绝对真诚,好像准备拿它养活全家。结果到货一看,蚊子用刚刚好。
更魔幻的是,爸妈把这当真家伙。日本小孩玩的食玩模型,在他们眼里就是能用的家电。大姨抢桶装“百岁山”,结果送到家才发现叫“一岁山”;老爹爱看 315 打假,转头却在直播间豪掷 169 买到假茅台,还准备婚宴上用来撑场子。
爸妈的消费逻辑简单粗暴:便宜就是硬道理,越夸越好。几十块钱的黄金五件套,戴在手上比真金还闪亮;几百块的衣服不穿,偏要穿 20 块钱的掉渣裤子。老爹更狠,学会网购第一天,直接下单 100 斤盐,说慢慢吃,划算。
家里因此变得乌烟瘴气。你回家推门,本以为能闻到一桌热菜,结果扑面而来的是劣质塑料味。夜明珠、声控灯、俄罗斯骆驼奶、土耳其醋、爆闪小彩灯,把家装成了大型“山寨展览馆”。爸妈从不在意俄罗斯到底有没有骆驼,醋产地是不是土耳其,他们只看主播拿的那张 A4 纸“专利证书”。比亲子关系都铁。
最让人窒息的还是那些假专利产品。航天同款秋裤,穿上就能排毒;水杯倒进去瞬间变“碱性水”,还能防癌;能量石、聪明水,包治百病。你在旁边喊破嗓子没用,他们就盯着主播的嘴,信得死死的。
中年人网购不是“顺手剁手”,而是像在重建一个平行世界。他们在快递单里买孔雀、蜜蜂,甚至 200 公斤的大粪,直播间卖什么,他们的生活就跟着升级。鹤岗三万块的房子嫌远,但网上几千块的凉亭,能当天送到家。房产证寄来了,才发现买的是张废纸,他们还嘴硬:“盗墓团队正在连夜挖掘呢。”
问题是,这不是笑话,而是赤裸裸的骗局。
有业内人爆料,中老年用户才是电商最容易收割的群体。因为他们刚学会下单,却不懂退货;被骗了嫌麻烦,不好意思申请售后;再加上“贪便宜”和“怕落伍”的心理,商家一套话术就能把他们骗得团团转。甚至有人诱导他们开通免密支付,让他们以为“这样下单不要钱”。这不是坑蒙拐骗,简直是精准狩猎。
但最冤的,是年轻人。我们被迫成了“扫尾部队”。快递小哥天天来,爸妈像拆盲盒一样兴奋,我们像清理垃圾一样崩溃。晒到网上,有人调侃,有人抱怨,更多的是无力。你拦不住,他们说你不懂;你劝,他们嫌你烦。最后吵到鸡飞狗跳,家庭矛盾全是小商品惹的。
别急着笑。其实他们的“沉迷”背后,是深深的不安。老一辈人怕落伍,怕自己和时代断开。他们不愿问我们,怕打扰;只能用购物来证明“我没掉队”。直播间给他们的温情,比我们冷漠的“别买”更有杀伤力。主播叫他们“家人们”,他们就真觉得自己被接纳。
想想看,这是不是像极了当年父母抓我们逃课去网吧的场景?那时他们愤怒,我们辩解;今天角色互换,他们买假货,我们崩溃。被网购绑架的,不只是钱包,还有亲子关系。
该骂的不是爸妈,而是无良商家和平台。该反思的,是社会如何为老人构建安全的消费环境。爸妈不是网瘾,他们只是渴望参与。我们防着他们购物,何尝不像他们当年防着我们打游戏?只是这次,夜不能寐的人,换成了你。
父母的购物车里,不只是夜明珠和盐安全炒股配资网,更藏着他们想证明自己没被抛下的倔强。笑归笑,气归气,我们要面对的不是一堆快递,而是他们孤单的心。
仁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